推荐
关于我们
#内观、自省#
58 人参与

推荐动态

暮色渐浓
2月前
什么样的感情迷人但不宜碰? 很多人常常把浓烈的爱当成“真爱”; 严格意义来说,很迷人、很浓烈的爱不一定是真爱; 真爱也不一定很浓烈、很迷人,有时候甚至比较平淡。 因为,真爱至少应该是相互滋养,而不是相互消耗。 但是在相互消耗的关系中,却有一种非常迷人、非常浓烈的亲密关系,叫创伤性吸引。 01 “因为创伤,我欲罢不能” 总有一些哀怨的歌曲,述说着内心的欲罢不能: “我像是一个你可有可无的影子,和寂寞交换着悲伤的心事。” 我像飞蛾扑火,不顾一切爱你,哪怕最后只剩下灰烬。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深爱一个人到执念的程度,往往并非源于纯粹的爱意,而是内心深藏创伤的投射。 这种强烈的吸引力,源自于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和对童年创伤的弥补渴望。 我们爱上的,或许并非眼前这个人,而是潜意识中试图通过这段关系,填补内心缺失的那份爱与安全感。 弗洛伊德说“受虐狂是这样形成的,假如人处在一种不能克服的痛苦之中,就会爱上这种痛苦,把它看成幸福。” 王尔德说“被烧伤的孩子,偏偏热爱烈火”。 02 在感情中,往往“负负不能得正” 两个有创伤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,往往最后的结果是“共生绞杀”。 两个同样匮乏且无助的人,最容易相互吸引、迷恋,企图抱团取暖; 但得到的往往不是想象中的理解和温暖,而是双倍的匮乏感,以及充满不甘的怨念。 纵然彼此都有努力去爱,却又都无力驾驭自己的“内在小孩”,没法真正去滋养对方,更多是相互怨怼,充满委屈和失望; 但始终心有不甘、心存幻想,无法放手。 对于小孩子来说,再糟糕的关系,也好过没有关系,因为没得选; 但对成年人来说,一段糟糕的关系,还不如没有关系,因为即使没有和他人的关系,你也有和自己的关系,你也能照顾好自己,你有得选。 负负不会得正; 内心都有明显创伤的人其实不宜走在一起,先各自释放和更新自己,或者换一种关系,找一个健康阳光的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,给充满拉锯、紧张的内心放个假。 不能靠死守最初的感觉当做永恒、舍不得放手。 爱自己、爱生命、爱世界,才是爱情的根。 #内观、自省#
评论
发送
暮色渐浓
2月前
主体间的爱 有依恋就会有分离和丧失,有爱情就会有消亡和背叛,这些痛苦是自人类诞生之初就撒落在尘世间的因缘种子,我们惧怕这样的痛苦,于是我们毕生都在找寻可以超越它的经验,我们就是被这样设定的。 在关系里,只要存在着那种跨越不了的情感间隙,它就是脆弱的,因为无论是谁都在寻求一份真正的跨越,它指向了每个人心底深处都渴望的那个“对的人”,那个正确的访客,没人能拒绝两颗心灵在安全的轨道上无限接近的体验。无论一个人多么说爱你,首先ta都爱的是自己,爱自己的意思是,爱一切能带给自己好的体验的东西,这种东西当然也包括其他人。 真正能够抵御风险的要素只有一种——你们就是彼此最核心需求的持有者。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力,这个能力的前提是什么呢?就是一个人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,或者说,相信自己正被爱着,于是不再基于匮乏和破碎疯狂收集爱的不同安抚形式,不再忧虑那基于破碎依恋的不幸命运再度降临,因此也不再求取完美的安全和承诺——以上这些依然是一种被遗弃经验的幽魂萦绕。 对于一个受伤的自体而言,普照的光明对ta没有感觉,创伤打断了日常经验被有意义建构的路径,它必须是一道穿越了黑暗和寒冷的定向光束,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迷恋那种包含着明显伤害特质的人,尤其是当这些人展现出少有的柔情时,一种让意义成立的黑暗和光明便开始同在。 当我们不能选择和承担的时候,我们只能够承受,承受不知缘起于何时,却如同命运裁决般的关系际遇,它大概率是不如意和不如愿的。我们只能相信我们内心坚信的东西,我们也一定会通过各种“动作”把关系变成那个样子,因为我们完全不相信别的可能,怎么可能会有别的可能?我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爱呢?那是多么熟悉的一个字眼,却又是多么陌生的一种感觉。一个人怎么可能让一种不曾存在于自己生命的经验降临在自己身上,一个人怎么可能相信自己世界之外的东西? 能被延续的爱,只能是在爱的叙事中吸引一个有同样爱的意愿的人,两个人从自我的旧世界来到共创的新天地,并一起构建出一种属于两个人的,共同确信的主体间关系。 #内观、自省#
评论
发送
暮色渐浓
2月前
启示 这个世间,有一种人,他们必须靠自己,身后空无一人,爹不疼娘不爱,没有人帮助,只有不断的人情纠缠和困难坎坷,万般无奈,唯有自渡。世间为什么会有这样辛苦的人呢? 第一,可能是犯了童子煞或者命犯童子,或者是童子命,这样的人一般人生比较苦,从出生开始就磨难不断,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人情纠缠,来自亲人,来自同伴,来自恋人,这样的人,只有把心变成铁,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,否则,内心的煎熬会一直不断。 第二,前世结下了太多的恶缘,或者说今生内心的嗔恨太重,看谁都不顺眼,有一种被害妄想症,事情还没有发生,就把人性的恶想象得十分的恐怖。这些都会导致今生人与人的缘分不好,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内耗,导致能量散失,最后命运多舛。 第三,来自天上的灵魂,需要来人间渡劫。有些人从出生开始就享不了福,稍微幸福一点,就会有各种麻烦和坎坷出现,有可能他们是从天上下来的,是需要在人间渡劫,需要在人间体会众生疾苦的。人与人的命运肯定不一样,人生的历程肯定也不一样,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,到最后,都只是人间的过客,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在人间的这么几十年,修得智慧,存在我们灵魂的信息库中。而人生的多数智慧,是从苦难中来的,所以,凡事都有两面性,如果我们一直沉浸在苦难中,那么,就会觉得自己何苦,当苦难来临的时候,我们要学会把心拔出来,从自己的痛苦中去学习和成长,然后再从别人的苦难中去总结,当做到如此,人生就会清醒、通透很多,就会有一个更高维度的思维。 #内观、自省#
评论
发送
暮色渐浓
2月前
启示 如果要走自己的路,就不得不承受最初的艰涩和孤独,不能期待任何回报,尤其是光芒和欢呼。走自己的路本身就是一切,额外的是命运之馈赠,如果带着额外的企盼,则注定走不远,过不了多久就会乖乖地回到人群中,毕竟放弃是所有选项中最简单的那一种。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?它是我凭着内心强烈的渴望走上去的,最初甚至没有方向。后来有了方向,也并不具体,无所谓东西南北。这条路几乎没什么大家所熟悉的标签,它无所谓艰涩或顺畅,冷清或热闹;甚至无所谓是独属我的路还是众人的路。这条路上没有成功或失败,没有意义——如果非要有,那么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其自身——一条因为内心渴望而开辟的路。 我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,审视自身的软弱和贪婪,审视自己那颗渴望不劳而获、急切地追求成功的心。 这是观念背景的核心预设,它预设了成功的标准,并为此塑造了浮于表面的荣耀——它们幻化为一种人人渴慕的闪亮的期待,并为此深深地匍匐在观念的脚下。渐渐的,我建构了自我之原则。当我沿着自己的路,恪守自己的原则,怀着对未知的期待走进未来,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坚实和前所未有的喜悦。 原则1、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。正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,无论它们应不应该,只要是真实的,就是值得面对的,哪怕看起来显得丑陋,如此方能削薄面具的厚度; 原则2、忠于自己行走的道路。无论它通往何处,只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时刻尊重边界和规则,无论未来发生什么,都准备如实面对; 原则3、保持孤独和沉默。不刻意维系任何关系,如无必要不参与任何聚会,避免在网络中与陌生人发生任何形式的对话,包括讲述和争论,尽量忽视他人的任何评价,避免任何辩解; 原则4、专注于少数人事物。减少物质依赖,保持断舍离的状态;断绝不必要的社交关系,如无必要,避免认识新人。将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,倾注于少数人事物; 原则5、尊重本心,避免寻求意义。不预设人生的目标的节奏,不预设生活该有的样子,把关注外界纷扰的目光尽量往回收,转而投入精神领域,做自己喜欢的事,不必期待它能带来什么,只要它能愉悦自我且是正向的,就坚持去做; 原则6、多期待自己,少期待他人。不预设能理解他人,亦不期待能被他人理解;爱自己想爱的人,做自己想做的事,不预设任何回馈;不轻信任何人的任何允诺,亦不轻易向任何人做出许诺,已经许诺过的,尽最大努力去履行;拒绝任何形式、任何程度的绑架,拒绝旁人的期待; 原则7、保持绝对自私。无论做什么,都是为自己。避免作恶,亦不行善,如果所为给他人带来好处,那是行为的副产品,非关“行善”。所做任何事情,都无关道德,一切起始于自私; 原则8、时常自我审视。审察自己灵魂中潜藏的丑恶,正视并着手净化——持续阅读和思考,感受世间诸般美好。警惕一切宣称正确的人,远离一切标榜正义的人,远离一切夸夸其谈的人,不掩饰对他们的厌恶和轻蔑,但他们是自由的,且可反观自己; 原则9、接纳自己和现状,专注当下。不预设未来,保持活下来的基本前提,接纳自己的现状,而后自立自新。 意义是重要的,放下预设不过是为了充分检视,那些长久以来追寻的意义——究竟是虚幻的,还是真实的?究竟是可有可无的,还是自愿承载的?究竟是观念预设的,还是自我赋予的? 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过。 #内观、自省#
评论
发送
6月前
直视自己需要勇气 人都在探究自己的边缘徘徊,就像在井盖旁向里望一眼就跑了,阴暗的潮湿照面,看到的是扭曲。毕竟内在的成长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。 #人格完整的必经之路# #接纳与成长#人格完整的必经之路#内观、自省#
热河: [表情]
评论
发送
Min
1年前
遠離社交網絡,多一點時間給自己 慢慢啃~~累積太多的書 ###同理心 ###同理心 ###同理心 ###同理心 ###冷暴力 ###❤️
查看全部2条评论
Sophia: 贊成可以適時遠離社群~
评论
发送
没有更多了

扫码下载APP

和3000万+多元女性交友

推荐直播

🧃十万
195
𝑓𝑛 ·星妤ঞ
265
𝙔𝙭.漫一
2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