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APP
PC开播
联系客服
+ 关注

ID:7525784
H
102岁
愛貓
鏟屎官
單身
潔癖
高雄
貓奴
不善言辭
喜歡大自然
撸貓
6关注
17粉丝
274获赞
动态
短视频
5年前
《假齋免溺》 從前有一個人搭了一艘船出門,在船內看見船主的木桶中有二條活活潑潑的魚,在水桶裏游來游去,可能中午就要殺了佐膳的樣子,此人就對船主說:「你這兩條魚賣給我好嗎?」船主說:「好啊!但是此魚價錢很高,兩尾要三百錢,您什麼時候要吃,就給你烹煮。」這個人就拿出三百錢給船主買了魚,一時不忍吃牠,就說:「我今天不吃,不要烹煮。」   隔了一天,船主又問他:「你今天要煮魚嗎?」那個人就答:「不要不要!我今天吃觀音齋。」其實這個人並不吃「觀音齋」,他是眼看兩條魚在木桶中游來游去,怪可愛的,不忍心吃牠們,殺了烹煮更覺得很可憐,所以撒謊對船主人說他吃「觀音齋」。最後,他終於把魚放入江中,使他們獲得了自由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又隔了一天,船正在大江中行駛,忽然之間,狂風大作,波濤洶湧、巨浪滔天,全船的人都驚恐萬分,在船上跪拜喊救命的時候,忽然在雲中現出「假齋」兩個字來,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。船上就有人問說:「船中什麼人吃假齋的?」問了好幾聲,這個人想道:「我假吃『觀音齋』,一定犯了天條,假若隱瞞不說,豈不是害了大家。」隨即高聲應說:「是我!是我!」眾人就說:「你下去吧!」就把他推下水去。說也奇怪,不知何處漂來了一塊木板,那個跳下水去的人竟安然無事地抓住了木板,一陣大風把他颳到岸邊,被人救了起來。   再回頭看那艘船,因為經不起狂風巨浪而翻船了,船上的人統統沉入江底餵魚了。   大家想想看,一念慈心起,就能救活一條命。今天你買物放生救畜生的命,以後,當你有難之時,有生命危險之時,天來救你呀!所以,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,是真正可以改變命運的妙法。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戒杀放生#
评论
发送
5年前
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,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。 梁武帝即位後,一天在苑裡遊玩,發現以前認識的那個人正在岸上拉船。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,得知此人現在還像原來那樣窮困,於是說:「你明天去見我,我讓你當個縣令。」 第二天,這人前去見梁武帝,但沒有見到。前後又去了很多次,但都因為遇到有什麼事而無法通報。 很多人通過修煉出了功能,便可以看到一些事情的前因後果,這貧困的人就認識這樣一位僧人,於是他想去向這位僧人請教原因。 這人到了僧人那裡後,還沒開口說,僧人便已經知道他要問什麼了,告訴他說:「你因為得不到縣令之職來問我嗎?你始終也不會得到啊!因為前世裡,梁武帝曾經是位齋主,你當時曾寫信答應要施舍給他五百錢,而最後卻始終沒有給他,所以現在他只是許諾給你官職,而你卻始終得不到啊!」 這人明白了這段因緣,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,而梁武帝也沒有再找他。 難怪佛家常說「人生活在迷中」。可見我們平常遇到的事可能都不是偶然的,都有前因後果的,這只有開智開慧的修煉人才能看清看透。而且,很多事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那無謂的爭鬥和痛苦執著除了自己造業償還外,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什麼。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不妄語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仁心的力量》 三國時,呂布與劉備交惡,用武力趕跑了他,這還不令他解氣,想找個文筆好的人,再寫信辱罵這個織席販履的大耳賊,以出他胸中惡氣。想來想去,想到了袁渙。 袁渙是當世有名的才子,原在袁術手下干事,在阜陵之戰時為呂布所擒,現在給他一件差事,正是立功贖罪的好機會,想來他一定求之不得。令呂布始料未及的是,未等他把要求說完,袁渙連眼都沒眨一下就斷然拒絕了。怒火中燒的呂布拔出劍,架在了袁渙的脖子上,威脅說:「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寫信辱罵劉備,我就放你一條生路,否則你就死於我的刀劍之下。」 面對呂布的威脅,袁渙只是微微一笑,回答說:「我聽說世上只有以德行使人感到羞辱,從未有謾罵而使人受辱的。假如劉備有君子風度,接到您的辱罵信後,會非常鄙視將軍的行為;倘若他屬小人之輩,也會像您那樣,回敬一封辱罵您的信,那樣招致恥辱的是我們而不是劉備。況且我以往曾侍奉劉備,他有恩於我,我不願寫信辱罵他。您讓我寫信罵他,就像我現在跟隨將軍,一旦離去,別人命我寫信辱罵將軍一樣,很不妥當。還望將軍三思。」 袁渙寧死不肯罵劉備是有原因的,當初劉備任豫州刺史時舉薦他為茂才(即秀才)。東漢時期,公府以至州牧、刺史、郡守,他們的幕僚椽屬,多由自己挑選,被郡國保薦的孝廉、秀才,即使其後任官朝廷,不管官當得有多大,都對過去保薦的郡國守相稱「故吏」。袁渙承蒙劉備的舉薦,出來做官,一直視劉備為故主,始終對他心存感激。 呂布雖然喜歡逞匹夫之勇,但明白話還是聽得懂的,袁渙的一番高論,讓呂布一下子低下了頭,不僅撤回了手中的寶劍,還慚愧地向他道歉,寫信的事就此罷休。 後來袁渙為曹操所用,曹操偶然得知袁渙堅決抗拒呂布無理命令之事,就問袁渙堂弟袁敏:「袁渙勇敢時是什麼樣子的?膽怯時又是怎樣?」袁敏說:「袁渙給人的印像是平易近人,非常柔和。但是到關乎名節的時候,在危難關頭,其勇氣就連戰國時勇士孟賁和夏育未必有。」聽得曹公不禁為之神往,對袁渙不由更為敬重。 一介書生,何以面對鋒利的刀劍能夠談笑自若,因為在他的心中,有遠比強悍的武力更厲害的東西,那就是一個人的仁愛之心。他曾對熱衷窮兵黷武的曹操說:「武器,是種凶器,萬不得已才使用。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,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,這樣,百姓才可以和他們同生死。」 袁渙的勇氣,其實是一種仁心的力量啊。 #凡事都有因果# 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以德化人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善巧化妻》   話說興化縣商人馬文安,品學兼優,且喜研究佛理,他娶妻吳氏,貌極美好,性也聰敏,善持家政,不過驕氣頗深,嗔心亦重。因之,婆媳之間常常發生齟齬,所以每逢文安回家的時候,婆媳二人在他面前互相訴說。做婆婆的說媳婦不孝,做媳婦的說婆婆不仁,雙方各執一詞。文安聽了這種叨叨不休的話,明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終是幼輩不好,不會善承尊長的意旨,致使老母淘氣。本應向吳氏訓斥,但想到我佛勸化眾生,常用“先以欲鉤牽,後令人佛智”的方法,因為這一方法最能使人改過自新。如以嚴詞相加,反容易造成僵局,使雙方怨隙愈演愈深,非但於事無補,恐反有害,不如善巧方便,以愛語攝受好。      他想定主意,決定暫不發作。明知老母看到自己不肯面責吳氏,心中難免不快,但也只好暫時任怨,好在將來終有表明心蹟的機會。有一次,他又回家,吳氏又向他訴說婆婆的不好,文安轉向安慰道:“老母嚕囌,我已明白,並已打定主意,想帶你去到外面居住,免你再受她的氣,但親友外人大都還不明白我母的難弄,我們突然背親離家,難免受人指謫,所以我要勸你,暫時忍耐一二個月,在此期內,你務要任勞受怨,曲意奉承,竭盡孝道,使人家親友們,都知道你的孝順,說我母的不好,然後再搬出去,那就可免旁人的批評了。”吳氏聽了,口雖答應,但面上露出很為難的樣子。文安又道:“一二個月後,就要離家到別處居住的,這很短暫的幾十天工夫,你心中只須當她是賓客殷勤款待,又有什麼為難呢?”      吳氏聽了“當她賓客”的一句話,心想這倒不錯,彼此見面時短,樂得客氣點。於是就諾諾連聲的答應丈夫,情願聽她的指示。從此對待婆婆就和顏悅色,頃意承事,做婆婆的見媳婦脾氣已改了,凡事都能順從自己,心中快慰之餘,也就倍加體諒,以前日常齟齬的,一變為和睦了。      過了些時,文安回來了,見吳氏並不像從前對他訴說婆婆的短處,文安故意問她:“近來老母對你怎樣呀?”她說:“比以前好點了。”文安聽了,知自己的計劃,已有幾分見效,乃又對她道:“她既略好點了,你應該更加謹慎奉事,務使她的不仁,你的孝道,為眾人所周知,那我才可帶你往外住呀。”吳氏聽了,唯唯答應,文安又在有意無意中,利用其他事情,借題發揮,常同她講說,父母恩德的重大,並古來孝子賢婦歷盡艱苦,勤修孝道的事蹟。      這樣,又過了些時,文安有一次回家,再問吳氏:“老母對你怎樣?”吳氏回說:“現在婆婆待我很好,我不再想離家別居了。我很情願常在她老人家的身邊,替你盡人子應盡孝道。”文安道:“我的本意就是要你肯盡孝道呀,並不是真的要你離家別居。現在我將我的本意,同你講穿了,你便知我的苦衷。你從前對我訴說老母的嚕囌難弄,我早就明白這是沒有照顧好老人的關係,但當時你在氣頭上,'我慢'極重,心中只知別人的不是,毫不想到自己的錯處,我若明說你的不是,你一定不肯承認。要你曲意奉承老母,這更是你所辦不到的。所以我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之下,只好以善巧方便的方法,使你暫時忍耐,曲意謹事,來改變你心中的'我慢',我並不是喜歡用手段來欺騙你啊。      果然,你以為暫時的忍耐,可以換得永久的快適,就樂於依從,於是你竟 假意的殷勤,取得了老母的真誠的體諒,終使你激發孝心,情願替我盡人子之職,可知世間無不可感化的人。古人說的:'會做媳婦沒惡婆,'實在是經驗之談呀,從今以後,我希望你待人接物,務要反身自求,切不可專責他人。古人云:'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。'處世如是,何況是承事父母尊親呢?      父母對於子女,從十月懷胎,三年乳哺,養之教之直至成人,這種恩德,真是天高地厚,為人子婦的應盡心竭力,小心奉侍,豈可反目頂撞?即使遇到性情暴躁的尊親,也應和顏悅色,漸漸化導,以歸至善。古來稱大孝的莫如虞舜,你看當初瞎眼的父親習性如何兇暴,幾次三番要殘害虞舜,但舜的心中,只見父母的可愛,不見父母的可憎,只恨自己的不善孝養,並不怨父母的不慈,處處盡其敬愛之誠,所以父親終究被他感化,使一家安樂。最難得的是皇、英二妃,以帝女之尊,下嫁農民。而能謙謹溫儉,竭盡婦道。她們雖明知公婆時時欲殺其丈夫,而仍勸夫奉命惟謹。等到舜受堯位,貴為帝妃、而孝敬公婆,依然不改初衷。      這種最難能而最偉大的孝道,我們宿業深重的人,雖不能學得像他一樣,但仰慕和效法的心思,實不可不時時提起,你以後要常常存孝思,使孝行日漸純篤,才得懺除你從前不孝的罪惡啊!”吳氏聽了這番話,孝心更堅。後來婆媳之間關係非常和洽,大家都稱讚他家為孝慈雙美。 #凡事都有因果# # # # # #凡事都有因果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犬身龜首 破戒現報》 安徽省合肥地方,百姓持齋吃素的風氣很盛。有姓丁、王兩位婦人,共同成立觀音大士會,兩人都長期吃素守不殺生戒。姓丁的,吃素很虔誠,兢兢業業,三十年間,不敢一日鬆懈。偶爾外出他地,如果找不到素食吃,寧願餓肚子也不破戒。凡遇有會殺傷物命的事,一概戒絕不做。平日為人,一心敬神修身,沒有絲毫邪念。姓王的,吃素也很純淨,凡葷腥及一切禁戒的食物,都不敢吃。不過她心中的想法與丁婦大不相同,她只立願自己持素,而代人做事並不戒殺。她很擅長烹飪,有易牙之風,常有人請她掌廚或辦席,而她也借此機會,炫耀烹調技術,由此賺了不少錢。為了供應為人辦廚之需,還養了許多雞鴨等動物。 由於王婦常常生病,丁婦則平安無恙,王婦心想:“我吃素,她也吃素,為何我常生病她卻平安無恙。”嫉妒之餘,利用某日同餐的機會,暗中將雞肉拉絲,混合在面筋一起拌炒,供丁婦食,丁婦不知不覺的吃了。吃了丁婦沒怎樣,王婦原本沒吃,卻反而嘔吐不止,這時尚不知省悟,反而認為丁婦所持齋戒已被毀害,必有災厄。 想不到丁婦越健康,而王平時原本多病,從此更加病重無起色。但她不懂得歸咎自己,反而怪吃素無益。心底下想著:“丁婦持齋,已被我毀,尚非常健康,我持齋戒如此清淨,卻反而生病不停,神明還有靈嗎?”於是決定破戒開葷。 丁婦知情後,常勸她:“王姐姐,暫且耐煩,切勿破戒。三十年守戒,功果得來不易,一旦破壞,豈不可惜。人生在世,病苦難免,受折磨都因於前生的罪過。這件事相信神明會有所安排。今生戒葷吃素,死後往生淨土,何等歡喜,願賢姐聽我勸告,勿被塵迷。”王婦說:“神明不靈,已很顯然,說什麼死了往生淨土,那些都是假的。我的持齋,自問良心,三十餘年,毫無犯錯,常見別人吃雞食肉,反而清潔平安,由此看來,持齋獲福,豈不是虛假的嗎?我決定不再持齋了。”從此破戒吃葷,不管什麼動物,有就吃。 而她的病,果然一天天好起來。自忖幸而破戒,否則豈不誤死,今日病能好,都是歸功與葷油的的滋養,今後應該選有補性之物,吃遍它,必然更加健康。聽人說狗能壯陽,龜能滋陰,二種肉最補,乃托人大加收購宰食,以補療數十年來的虛勞。後來見狗皮溫暖,拿了墊作床褥,又因龜殼能除濕,放置於床頭。 某日早晨起床,狗皮竟粘住於身!脫不能下,龜殼則嵌於頭拿不下,竟成為犬身龜首的怪人,言語正常,但行走拖沓,因此眾人常加戲弄,拖了三個月才死去。這是發生於民國七年合肥地方之顯報。 從此案來看,可知“齋心為本,齋口為末。齋口只可以衛身,須兼齋心乃可以成佛。”願世人先務其本,再兼顧其末才好。 (民國七二年四月十五日《聖賢雜誌》一六六期)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所謂「齋」,即為清淨的意思。#因果故事#素食者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何澄拒淫 天賜官祿 》 北宋宣和年間,何澄精通醫術,名聲在外。縣城裡的孫士人患病久治不愈,聽說何澄醫術高明,就多方打聽到他的地址,請他到家中治病。  孫士人的妻子長得很漂亮,年輕貌美。她私下裡對何澄說:「我家夫君患病很久了,為了醫治,家裡值錢的東西全典當賣完了,病還未治好。先生出診,實在是感謝,但無錢支付診費醫藥,小女子願以身相許作為酬謝。」  何澄聽罷,立刻正色說:「夫人何出此胡塗之言,妳家既已赤貧如洗,我行醫救人,又怎能趁人之危?我會精心為妳丈夫治療用藥,不取分毫錢財。但請夫人自重,不必作踐自己。」孫士人的妻子聽後十分慚愧,感激不已。  當晚,何澄睡夢中感覺他被一人帶到一所官府,大堂寬敞明亮,堂上的官員對他說:「你行醫重德,尤能不趁人危難,不污亂婦女貞節,情操高潔可嘉,感動神明,特奉玉帝旨意,賜給你官職,賞錢五萬。」他醒來後覺得只是一夢而已,一個鄉野草醫怎麼會福祿加身呢,便沒放在心上。  半年後,東宮皇太子患病,皇宮禦醫遍治無效,到處張貼告示在民間求訪高明的醫生。  何澄應詔,皇帝下令召他入宮,太子只服了何澄兩劑藥就痊愈了。於是皇上很高興,賜給他醫官職祿,另賞五萬。  這時,何澄忽然想起夢中之事,訝異於神明之言果然不虛。  《劉理順三載同室不亂 》 劉理順,明代河南杞縣人,青年時曾受聘於一富翁,設館教徒授經。富翁特地雇了一位年輕貌美婢女,專門侍候劉理順的飲食起居,以示對他的器重與尊敬。婢女朝夕在他的身旁聽候使喚,不離左右,晚上便和他同室就寢。  轉眼三年過去了,劉理順要離鄉參加會試,於是向富翁辭行。主人很感激他授徒做出的貢獻,見他去意已決,便提出將那位聰明美麗的婢女送予他,讓他帶回府上做妾,以表酬謝之意。  劉理順回答:「承蒙主人關照恩待,貴府專雇這位婢女,聰明伶俐,照顧我的起居飲食三年之久,鄙人萬分感激。雖朝夕同處一室,多年來,我從未冒犯過她。我是讀聖賢書的人,怎能違背禮制,未娶正室而先行定妾呢?」  劉理順拒絕富翁主人的勸慰,提出讓婢女擇配而嫁,不要耽誤終身大事。  富翁對劉理順的話將信將疑,心想:「三年多孤男寡女獨處一室,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,劉先生三年多竟能守身如玉?」  富翁囑咐夫人私下問婢女實情。婢女說:「劉先生平日是個很嚴謹和莊重的人,未有一句挑逗之言,不曾有過分的舉動。即便偶爾奴婢有貼身的服侍,他亦沒有絲毫非份念想,沒有碰過我一下。」  後來經過多方查證,富翁打聽到婢女所述為實情。富翁當即感嘆劉先生確是一位道德高尚的真人君子,不僅學問淵博,且人格高尚。對於他三年坐懷不亂、一塵不染,如聖賢般貞潔,欽佩不已。  有詩讚曰:「冶容芳姿慧秀鮮,三載隨君一室眠。坐懷不亂真君子,方知柳下不虛傳。」  明思宗七年,劉理順赴京應試,金榜題名、狀元及第,後來劉理順在學問上很有成就,成為理學名流。知道他的故事的人都說,劉理順具有冰清玉潔般的品行,這是上天對他的賞賜啊。  (參考數據:《玉歷寶鈔》、清 夏綸《覺世篇註證》)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不犯邪淫#
评论
发送
5年前
三十多年前豐原附近鄉村有一農家,養了一隻母貓。當時一般家庭廚房造有大灶,以木柴、稻草等為燃料,因灶內溫暖,尤其冬天母貓最喜歡在灶內過夜取暖,那家農婦每天早晨起火燒飯,必先趕走母貓。      有一天,氣候寒冷,雖經多次趕它,仍不願走出灶外,農婦心煩忽起瞋心,隨即取稻草引火燒飯,而那貪睡的可憐母貓,竟被活活燒死。事隔一年多,該農婦生產一兒,全身骨軟,手腳萎縮整日躺在床上,醫藥閹效,長年須人照顧,痛苦不堪。如此一年復一年,連生六胎,個個都是軟骨兒,情況完全相同,大小六個排列床上呻吟,鄰近鄉民多人往訪探視,人人嘖嘖稱奇,原來母貓被燒死時腹內懷胎多隻小貓,也慘遭燒死。不久該農婦也因憂傷愧疚而離開人世。臨終前竟頻頻發出貓的慘叫聲,令人聽來,毛骨驚然,幾隻小貓,六個軟骨兒?真是可怕的現世報應,足為不信因果者之當頭棒喝也。      世間惡業不一,而殺生其首,佛門戒律多種,而犯殺最重,敬勸諸同修唯求時發慈心,愛惜物命。全一命積一福,少一殺即少一怨。進而買物放生、長養善根,當吉慶衍長於來世也。 (以上為上月參訪花蓮慈濟功德會時,蒙證嚴法師闊談中所開示的真實故事) 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虐待動物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趙時雍施異僧一錢  便獲賢嗣》           麻城的西坂有一位姓劉的人,跟隨他的族叔劉伸先生,前往真定府的固城縣去擔任主文的官,任內他曾經祕密地拯救過兩條人命。         後來叛賊作亂,縣城被攻破了,縣令也逃亡避難;劉先生在護送家屬返回黃縣的路上被賊兵殺死,他的魂魄則飛回故鄉麻城去參拜東嶽帝君。         帝君說:「你曾經救過兩條人命,按理應該得到善報。」         帝君命令隨侍查報麻城做善事的人,到現在還沒有子嗣的是「醫生趙鳳儀,別號叫時雍」。         帝君覆查善惡簿,發現趙醫生曾經淹死五名無辜的女子,依法應當絕子絕孫;但是善簿上面另外登錄某年的寒冬大雪,趙醫生曾經布施一文善款給一位托缽化緣的窮和尚,那位僧人是菩蕯化身來試探人間善惡的。         帝君說:「這一文錢的布施實在功德無量,醫生可以再續香火。」因此賜准劉先生到趙家去託生轉世。臨行前,帝君告訴他說:「你這次去投生,九歲時,會有一位舉人把女兒的終身託付給你,某年你將入學讀書,某年將遞補廩生的缺,一生享盡榮華富貴。」         沒多久,趙家生了一個兒子,嬰兒剛出母胎就能開口說話,而且還大呼小叫說:「我是西坂的劉某人,帝君派我來趙家託生,這事沒什麼好說的。要緊的是,上輩子我還有些帳務沒算清楚,請趕快把我家娘子找來,也好交待個明白!」         趙醫生立即請劉家妻子前來,嬰孩當著大家的面清算舊帳,他交待妻子照著帳冊索討,結果一分一毫竟然不多也不少。九歲那年,這位小孩果然做了鄧舉人的乘龍快婿,後來的功名出處,就如同帝君先前的點化一樣,前後相互印證,也都應驗了。 戒顯法師按語:         我的好朋友梅惠連先生,曾經將這件案例 摘錄下來,廣為流傳。戊戌年(一六五八)冬天,我在黃州的安國寺,因為脾胃患病,有苦說不出!那時碰巧張龍宇先生當家主政,特別請趙醫生到署裡為我診斷,他的醫術高明,手到病除。因為這個機緣,我順便問他:「聽說貴公子剛出娘胎就能開口講話,這件事情是真的嗎?」醫生回答:「千真萬確!」再問他:「貴公子取了什麼名字?」他回答:「因為剛出生就會說話的緣故,小兒取名為默,又叫他弱言。東嶽地府好多的公案都是從小犬口中轉述而來的。」 出自:《現果隨錄》 #凡事都有因果# # # #真实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供僧獲福#
评论
发送
5年前
有個日本故事很深刻。 一休小和尚九歲的時候,師父出去了,吩咐大家好好在廟裡看廟,用功。他是小孩,大殿里呆不住了,找他師兄去,在方丈室找到師兄,師兄比他大兩歲,在方丈室哭呢。 “你哭什麼?” “不得了了,我惹大禍了” 一休說:“我們是學禪的人,不能哭啊!” “你不知道,這柜子里有師父最喜歡的東西,他平時背著我拿出來看,自己欣賞,就是不讓我看,今天師父走了,我實在忍不住了,看看到底是什麼?我就打開了,看見是個瓷器,我也拿在手裡玩一玩,一看,一下子給摔了,這回不得了了,師父回來我沒法過日子了,我真的要死了。” “唉!你別哭了,你把這個東西交給我,算是我摔的。” 師兄說:“算是你摔的,我怎么報答你呢?這樣吧,師父本來讓我看方丈,給我帶饅頭,我給你吃。” 好,饅頭歸一休吃,瓶子算一休摔的。就把它包在一塊兒擱在囗袋裡了。 師父回來就問:“一休呀!你在用功嗎?” “啊,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參禪,參一個問題,我參的非常專心。” 師父說:“你參什麼問題呀?” 他說:“我就是要參,到底有沒有一個人是不死的?有沒有?” “唉呀!我的傻徒弟啊,哪有一個人是不死的,一切都無常啊,焉有一個人能不死哪!” “啊!這樣啊,師父,人都是要死的,通通是無常的,沒有人不死。那么東西呢?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常存啊?” “一樣啊,無情之物也是無常啊!總是要壞的,因緣聚了就有,因緣散了就壞。” “噢,是這樣,這樣的話,如果我們心愛的東西要是壞了的話,我們也不應該傷悲啊?” “對呀!緣散就壞了,自己心愛的東西緣散了,就沒有了。” “師父,這兒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。”一休把囗袋裡一包碎瓷交給師父,師父接到就沒有發脾氣。 這就是一個很深刻的故事。若不是在這樣問答的情況下,師父定要大發脾氣。所以遇到煩惱,你正念當頭,思想明確,就可不動無明,沒有脾氣可發。一個人不是非發脾氣不可,就看你有沒有正念。這使我們體會好多東西。為什麼說大變活人,說佛法是安樂法門,通過這個故事,可以體會很多。 (黃念祖:《心聲錄·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》) #凡事都有因果# #世事无常#凡事都有因果#佛系人生#
评论
发送
5年前
《梅蘭芳的父親》 (終南庸朽述)   名旦梅蘭芳的父親,少時學拉胡琴,學成,隨名伶戲子拉胡琴,常在皇宮演技,積銀至五千餘兩,家中催他返鄉完婚。 一日,乘馬車返鄉,行至京南,見有很多席棚,一座一座,不知其數,所住的都是難民,因為荒年,無食之人成群奔來京南,饑餓之形,令人一見生憐。梅君一見,大起惻隱之心。默想,我有五千餘銀,如捨去三千兩,餘二千兩。也足夠完婚。即拿出三千兩,施濟饑民,因饑民太多,不夠分配,三千銀施畢,仍有很多饑民,苦苦哀求。梅君心中實覺不忍,又將兩千銀如數取出,施予饑民。 多年血汗積蓄,一日完全捨盡,心中非常安慰,但所難者,此次是返家完婚,既已將銀兩施濟盡了,如何返家完婚呢?又拿定主意,改後幾年再完婚,於是仍返北京。 人問之,你是回家完婚,如何這樣快就返回呢?梅將救災之事述之,人多笑其愚,梅君又工作了三年,方返鄉完婚。所以天賜佳兒,梅蘭芳名震全球,富甲伶界,雖然是個唱戲的,但當此末世,倒是生活安定。而梅父本人以拉胡琴出身,得此伶界大王為子,亦可謂天報其福之厚矣。 #凡事都有因果# #因果故事#凡事都有因果#真实故事#
评论
发送

扫码下载APP

和3000万+多元女性交友

推荐直播

sulhwa™
160
𝙔𝓱冻梨.🍭
1435
Pon
4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