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APP
PC开播
联系客服
P
🐝。
12-02
+ 关注
注意力是个有限资源,也是不可积累的资源 —— 过期就作废,不用白不用。所以今天谈谈怎么“花费”注意力。 特别是,怎么把注意力花在“享受”上面,比如说,“文化”“爱美”,人生不能只有工作,总要花点时间欣赏绘画、音乐、小说、电影这些东西。工作有学问,享受也学问,甚至还需要点经济学眼光。 经济学家跟普通人有啥不一样呢?他们至少有两个优点。第一是“理性”,也就是要从自利的目的出发考虑问题。第二是非常,非常讲“效率”。 咱们先考虑一个最基本的问题:为什么要欣赏文化艺术? 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放松,也不仅仅是为了“有用”。拿手机看几个搞笑视频就能很好地娱乐放松。如果为了纯粹“有用”,那你就应该强迫自己欣赏那些“别人说好”的“高品位”的东西。 科文的洞见在于,你欣赏的文化艺术,是和你的自我认同联系在一起的。也就是说,你欣赏什么文化,约等于你是个什么人。 我们欣赏文化应该既追求高度也追求广度,这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同也要追求高度和广度。 举个例子,我非常喜欢赵本山的节目,赵本山是我自我认同的一部分。但如果除了赵本山小品我就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好的东西了,甚至还歧视外地的文化,那我的格局就太小了,可以说就是特别无知 —— 这样的“我”,绝对不是我想做的“我”。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“现状偏见(Status Quo Bias)”,说我们有时候会过高评价自己拥有的东西。大部分人的认知被现状偏见所误,我们本来可以追求更好、更多的东西 —— 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欣赏、甚至还要激励自己去欣赏更好和更广泛的文化艺术。 泰勒·科文的文化涉猎广到了什么程度呢?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,他专门写过怎么在中餐馆点川菜,读过刘慈欣的《三体》、麦家的《解密》和郝景芳的《北京折叠》,还看了很多印度电影。泰勒·科文,上得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。 很多人嘲笑谁谁谁“穷得就剩下钱”,咱们能不能学学科文,看能不能“富得全是文化”。 泰勒·科文从经济学的角度,提出两个欣赏文化的原则。 第一,你得知道最稀缺的是什么 —— 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,而不是艺术品。收藏艺术品非常花钱,但是欣赏艺术品花不了多少钱。买本书、去趟博物馆,能花多少钱?你真正花费的是时间。 第二,你得知道,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打算为艺术献身,我们只想当个欣赏者 —— 要让艺术为我服务,而不是我为艺术服务。那么你欣赏艺术的姿势正确不正确,态度虔诚不虔诚,听个歌剧穿什么衣服,那都根本不重要。 比如说参观博物馆。 大多数人参观博物馆的方法是有问题的,没有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科文列举了人们参观博物馆常犯的几个错误 —— 花太多时间看展品的说明文字,而不是看展品本身 —— 人们看说明文字的时间常常超过看展品的时间,你是来准备考试的吗? 头几个展厅看得太仔细,结果没时间欣赏后面展厅里更好的东西 —— 你的时间有限,应该优先看好东西,甚至根本就不应该看第一个展厅,人太多。 有人建议去博物馆之前应该先做大量预习,到时候按图索骥 —— 从节省时间角度,这也没必要,再说这仍然是考试思维。 过分关注“别人说好”的东西 —— 你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喜欢什么。 科文的方法,是“ 以我为主 ” —— 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兴趣。 走到每个展厅,你都可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:假设现在突然停电,一切保安设施都失效了,你可以随便偷走一件展品而不会被发现,那么在这个房间里众多的艺术品之中,你最想带走哪个? 这你就得主动使用注意力了。你就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,对各个展品进行评判。你可以感受艺术水平,你可以分析技术含量,你还可以猜测每个展品值多少钱,但关键是,“ 你 ”想要哪个。如果有同伴跟你一起参观,你们正好讨论一下。可能有人会说艺术都是无价的,没有高低之分!这你根本不用在乎,你在乎的是自己的体验 —— 只有这样,你才能调动自己对艺术的兴趣。而且想象自己是个小偷,难道不是个挺好玩的活动吗? 这样你在每个展厅,就重点看你最想带走的哪个作品 —— 然后你才真有可能把它“带走”。 “带走”的意思是等你离开博物馆以后,回想一下哪件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。这时候你再去关注这个作品的艺术家是谁,是什么时期的,属于什么派别,也许你还想深入了解!这样从兴趣出发,你的鉴赏水平就会慢慢提高,甚至还可能去搞些探索和研究。 而那些走马观花的参观者,他们除了证明自己来过,又真正带走了什么呢? 科文这套方法的关键就是三个字:我、我、我!这是一种特别主动的欣赏方式,我们注意力的出发点不是那些艺术品,而是自己! 艺术品不是人,更不是妻子。你不用对它专一,你不用考虑它有什么感受,你甚至不用尊重它。你看或者不看,它只是老老实实待在那里。 人生有限,好书好画好音乐好电影太多。 事实上,作为一个自利的理性人,你对文化艺术还应该更无情一点! #我的温暖时刻# #今年的N个漂亮时刻# #和好天气合个影# #百花计划# #树洞#
27
1
5
评论
发送
熙然
[表情]
12-02 8:10
北京
回复
2
没有更多了
熙然
[表情]